题记: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、宗族或乡村的民间教育机构,是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现在说起私塾,可能会想到鲁迅先生就读的三味书屋,伟人毛泽东曾读过的六年私塾。私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。
据传,孔子是第一个开创私学的人,他设杏坛,立学堂,弟子三千。私塾作为私学的一种,2000余年延绵不衰,它与官学相辅相成。
走在璟园“三山书院”前后大厅,我们仿佛穿越到数百年前,听古人琅琅的书声。古人读书是很讲究的,读书的声音不大,像两块美玉轻碰发出美妙的声音,所以叫“琅琅书声”。在私塾,学生从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在一起上课。可以想象,一个五岁的孩子在读《三字经》,旁边一位八岁的孩子在读《论语》,还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孩子在读《诗经》,学生读的书各不相同,汇聚在一起是多么优美的旋律!
“三山书院”占地面积561平方米,由前后院两进房子组成,前院周家厅原坐落于婺城区沙畈乡石坞行政村东边自然村,建于明代;后院午塘厅原坐落兰溪市女埠街道午塘村,建于明末清初。两进古建筑都曾为古代家族私塾,如今经过整修重建,成为国学重地“三山书院”。
看着门楼五花三墙砖雕,大厅檐下雕刻着西游记故事和富贵牡丹花篮的牛腿,以及明代梁架考究的工艺,心底难免有一种令人顶礼的情绪。不说兰溪午塘村舒姓大家族,光看仅有一二百人口的婺城东边村周氏家族,他们花尽心思,耗费财力,建起这么宏伟的厅堂供族内子弟读书识字,实在令人惊讶!
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感叹江南“乡野僻壤,虽十户之村,不费诵读”。古代江南地区人才辈出,关键原因就是千百年来承袭的“耕读传家”家风。大多江南家族深刻地意识到只有知识才可以改变命运,只有教育后代好好读书才能成为“体面”人,才能光宗耀祖,受人敬重。因此,每当他们躲过战争、天灾或人祸,在异地安居后就开始建大厅、办私塾,延请先生,课子读书,久久为功,驰而不息,乃至人文始盛,书香馥郁,读书习气蔚然成风。
私塾教学,从现在回过头去看是很有意思的。先说私塾先生。私塾先生大多是落选的童生或不第的秀才,明清时期的私塾先生身穿蓝色长袍或者青色衣裳,头上顶着“方巾”,工作辛苦,依靠不多的束脩(薪俸)生活。对于相当一部分私塾先生来说,要教好学生,获得教学声望,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明代作家朱载堉写的《醒世词》中,有一首《教学难》:"教学难,教学难,好将道义惹仇嫌。出入由人管,饥寒谁可怜。打他就说不读罢,不打又说师不严。"但教出名家,教出状元的就不一样了,清代郑板桥作过很长时间私塾教师,他在《道情》十首中描绘出塾师也是威风凛凛的:“老书生,白屋中,说唐虞,道古风,许多后辈高科中,门前仆从雄如虎,陌上旌旗去似龙……”。
再说私塾教学。私塾是很严格的,通常在开学的第一天,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,双膝跪地,九叩首;而后再拜私塾先生,三叩首,礼成后才能上学。
拜孔子,拜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怀有敬畏之心,私塾是神圣的,需要恭敬,需要儒雅,需要斯文。上私塾,背书、写字、做对子是主要功课。鲁迅先生在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里写道:“我就只读书,正午习字,晚上对课。”私塾先生的教桌上,经常备有一方朱砚、一支朱笔,每天上午参加学习的学童会陆续上学,先生会把他们一一叫到桌旁。先生边读、边点, 学童则句句跟读,叫“点书”。每天在进行点书之前,学童要把前一天点的书念给先生听,称“还书”。在私塾先生点完一本书后,学童还要温书。学过的内容一定要读得滚瓜烂熟才算过关。经过这样的强化训练,古代文人一般能熟背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。
以前听说茅盾能背《红楼梦》(一百万字),感觉很惊奇!过去科举考试,考的是八股文,八股文是从十三经中随意抽取一个词、一句话、一段文字,就以此为题作文,所以要参加科举十三经必须是背得滚瓜烂熟的,甚至包括后人的注释。十三经多少字?
据南宋郑畊老统计,共计641326字。明清科举虽然主考八股文,还要考诗词文赋,因此要背过或熟读楚辞、乐府、汉魏六朝赋、古诗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、诸子百家、文选、古文观止等等一系列诗文。还要考策论,因此还要读史,要背过《史记》、《资治通鉴》。此外,天文地理、农业水利、医卜数术、拳理兵书,都要涉猎。所以说,古代文人能背过几十万字到几百万字,决非虚言。由此看来,古人不要说成为举人、进士,就是考取秀才也相当不容易。
伴随着璟园古民居的修复和全国掀起的"国学热",“三山书院”应时应运而生。书院除了邀请国学专家讲授国学基本知识、古乐、书画、茶道等,对外开放之外;还有一批学童在此学习古代礼仪,学习《弟子规》、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、"四书五经”以及《古文观止》和《唐诗三百首》等诗文。这些传统文化在一个世纪以前几乎是每个中国少年的必备功课,但在现代教育模式中无一例外地被省略了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“三山书院”回归传统,在琅琅的书声中,培养学童的正知正见,涵养品格,让人看到教育的另一种希望。
图:西风瘦马 夕拾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文:潘国文
编辑:璟园-夕拾